公司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对话丨陈宏钟:“六个电”服务建设新江苏

2015/10/15 17:07:37      点击:
近两年,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明确将“不限电、少停电、用好电”作为“世界一流电网”的核心特征,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网”,让客户用上“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并就此开展了全面的探索实践。目前,这些探索实践的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10月12日,记者采访了国网江苏电力新闻发言人、副总工程师陈宏钟。

图为泰州供电公司组织施工人员敷设岸电线路。 汤德宏 摄

《中国电力报》:

国网江苏电力在建设“世界一流电网”上有哪些举措?

陈宏钟: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创建“两个一流”的战略目标愿景之一。国网江苏电力要争当国家电网系统排头兵,必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网”,而且应当成为省级“世界一流电网”创建的示范。为此,我们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电网的比较,结合国内省级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世界一流电网”的核心特征是“不限电、少停电、用好电”,让客户用上“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围绕上述核心特征,我们从“一高一低”两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两头薄弱问题,推进“世界一流电网”建设。


《中国电力报》:

何谓“一高一低”、两头薄弱?

陈宏钟:

所谓“一高一低”、两头薄弱,就是指特高压和配电网。经过持续不断投入电网建设,“十二五”初期江苏电网就已形成了500千伏四纵四横、220千伏分区运行的坚强成熟网架结构,但是接受区外来电的能力和向最终用户供电的质量亟待提升,因此从“一高一低”两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和配电网建设,成为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选择。


《中国电力报》:

在特高压建设上,江苏电力有哪些作为?

陈宏钟:

目前,江苏境内已经建成投运了±800千伏锦苏直流特高压工程,直接将四川水电送电江苏,已运行3年多时间。

  • 穿越江苏的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明年投运.

  • 晋北—江苏的±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也已开工,预计于2017年投运。

  • 锡盟—泰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预计年内开工。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2018年,江苏将建设南京—徐州—连云港—泰州特高压交流工程,构成国内首个省级特高压环网;到2020年,江苏境内将建成6条交流特高压、4条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


《中国电力报》:

在配电网建设上,江苏电力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宏钟:

配电网直接面对广大用电客户,因此让客户用上“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推进“一流配电网”建设是根本。


2012年以来,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累计完成10千伏及以下配网投资670.82亿元,优化了配网网架结构,增强了配网互联互供水平,提升了配网供电能力和精益运维能力及水平,至2014年底全面消除了低电压现象。


截至2015年8月,公司城、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99.999%和99.882%,均位列国网系统第一。将配网“卡脖子”问题作为2015年工作重点,编制《配网“卡脖子”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于今年上半年基本解决配网“卡脖子”问题。


《中国电力报》:

在“六个电”的打造上还有哪些举措?

陈宏钟:

公司还制定了“江苏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计划”、“‘世界一流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专项建设计划为着力点,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迎接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引领行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升。


今年,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探索建立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成功实施了首次全省需求响应,邀约负荷162.74万千瓦,实际响应减少负荷达165.77万千瓦,标志着江苏负荷管理由行政的有序用电手段向市场化的需求响应转变,实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突破,目前全省已完成非工空调改造1170户,可监控空调容量近62万千瓦。


我们大力推进港口岸电系统建设,助力打造绿色港口。今年以来全省已建成投运1套高压、105套低压和1087套小容量岸电系统,投运总量与前5年的总和相当。我们全力服务分布式电源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展,1~9月,全省共并网分布式电源939户、总容量25.66万千瓦。目前,江苏光伏发电总装机约320万千瓦,占全国的约十分之一;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占全国总装机的约五分之一,并网容量保持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