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带一路”上的跨境能源中转站
近日,呼和浩特海关接连发布统计数据,公布今年以来内蒙古能源进出口情况。经梳理发现,至2015年8月底,中国经内蒙古境内口岸进口的铜矿砂等能源有较明显增长,自内蒙古出口的稀土、电力能源亦是增长迅速。
蒙古国奥尤陶勒盖是亚洲最大铜金伴生矿,距内蒙古境内的甘其毛都口岸仅80公里,这也是铜精矿进口至中国的最佳通道。自2013年7月经甘其毛都口岸进口蒙古国奥尤陶勒盖矿铜矿砂以来,进口量一路攀升。中国不仅自甘其毛都口岸进口铜矿砂,同时还向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矿出口电力,据统计仅2015年前八月就逾7亿千瓦时。呼和浩特海关同时提供材料显示,随着中蒙两国经贸不断发展,中国与蒙古国在资源能源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火电、风电的出口具有良好前景。
如设立二连浩特矿能产品保税仓库,为口岸升级原煤通道卡口自动化核放系统,在主要资源型产品进口口岸推进无纸化通关、大宗商品集中申报等便捷措施等。
会依托辖区内中蒙最大的综合性口岸二连口岸、中蒙最重要战略性资源进口口岸甘其毛都口岸以及策克、珠恩嘎达布其、满都拉等重要沿边口岸,积极支持煤炭、铜精矿、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进口,主动服务中蒙重要战略性资源进口。
同时,内蒙古是中国能源大省,稀土、矿产、风电等能源储备均居中国前列。
以此为依托,内蒙古不仅是中国的稀土出口大省,同样也是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据公开材料显示,截至年中,随着新一批风电项目将陆续投入运营,预计内蒙古西部和东部地区并网风电装机总容量今年将达到2298万千瓦,超过三峡电站2250万千瓦装机容量。为此,锡林郭勒-山东、锡林郭勒-江苏、蒙西-山东、蒙西-天津等多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任务也在逐步推进。
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的显著特点也是最大优势是与蒙古国、俄罗斯的能源运输合作。内蒙古作为国家的北大门,向内连接着国内广大的消费市场,向外连接着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蒙古国,并通过俄蒙陆路与欧洲大陆实现相互连通。目前内蒙古对蒙国际道路运输基本形成了“东油、西煤、中商贸”的国际道路货物运输新格局
据了解,内蒙古目前还正在完善策克、甘其毛都、满都拉三个口岸与内陆省区互联互通资源能源通道建设。
作为跨境能源中转站,内蒙古还在利用“技术+能源”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产业附加值,向着“跨境能源加工输出基地”而努力。
包头稀土高新区位于中国稀土重要产区包头,这座成立于1990年的科技新区多年致力于稀土新材料的技术产业化、知名品牌创建等项目,发展至今园区内不仅有类似于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这样的科研机构,也有包头稀土交易所这样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所,也有于近日启动、鼓励创新创业的包头“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基地等。
- 上一篇:对话丨陈宏钟:“六个电”服务建设新江苏 [2015/10/15]
- 下一篇:衢州供电:“三类经理”开启“互联网+”服务模式 [201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