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关注丨内蒙特高压建设提速 窝电问题能否缓解?

2016/12/26 17:20:27      点击:

 12月22日,备受瞩目的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配套——500千伏魏鄂双回线成功送电。按计划,两天后华能魏家峁煤电厂将正式并网并开始168小时试运营。


(来源: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余娜)


即将竣工的魏家峁煤电厂,2号机组正在启机


  而在此前一个月,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刚刚正式投入运行。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批复了《鄂尔多斯煤电基地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建设规划》,同意在鄂尔多斯为蒙西至天津南输电通道规划煤电规模660万千瓦,用于建设5个2×66万千万煤电项目。


  这是继去年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配套电源、今年上半年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电源建设规划获批之后,国家能源局在内蒙古地区核准的第三个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继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投运后,内蒙古即将并网运行的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


蒙西~天津南正式投运


  地处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的魏家峁村,距离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180公里。12月7日,在工程正式投运两周后,记者驱车3小时来到刚刚投运的1000千伏特高压鄂尔多斯变电站,对工程进行了实地探访。


  据悉,作为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也是国家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


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鄂尔多斯站


  “工程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4省市,起点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蒙西变电站,经晋北变电站、北京西变电站,最终抵至天津南变电站。工程变电容量为2400万千伏安,全线双回路架设,全长1216公里。”在1000千伏1号主变器前,国网蒙东检修公司党总支书记、1000千伏特高压鄂尔多斯站站长赵占军向记者介绍。


  “电力从1.75公里外的魏家峁电厂发出,通过变压器升压到1000千伏电压等级,然后通过鄂岳线向山西方向送电。”指着不远处即将并网发电的魏家峁电厂,赵占军说。


  顺着赵占军手指的方向,两台硕大的冷却塔出现在记者眼前。资料显示,始建于2009年7月的魏家峁煤电厂,最初由北方电力公司与内蒙华电按60:4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2011年6月,中国华能集团对其增资,最终以70%的占比成为该电厂最大股东。然而,限于蒙西地区“窝电”困境,该厂建厂8年来,机组始终未并网运行。


  “魏家峁煤电厂是蒙西~天津南特高压线路第一个配套电源,一旦商运后,将大大缓解鄂尔多斯煤电基地的窝电窘境。” 赵占军说。


  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国网蒙东检修公司特高压筹备组温强、周舟、柴伟恒等一行5人的运检小分队。凌冽的西北风加上零下10度的气温,检修分队在室外的工程现场,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


国网蒙东检修公司特高压筹备组温强、李镕良正在现场检修


  采访时,温强带领的运检小分队正在执行一天两次的设备检修工作。“虽然鄂尔多斯特高压站的系统集控均属全自动化系统操作,但日常的检修、监控、维护仍由人工执行。”


  据悉,按计划,12月24日配套电源魏家峁煤电厂正式并网试运营后,1000千伏鄂尔多斯特高压变电站也将正式带电运行,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也将投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或将成为内蒙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通道。相对已经建设投产完成的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或有赶超之势。” 赵占军透露。


“三交三直”工程提速


  作为全国特高压的主战场,内蒙古地区的建设进度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目前,国网蒙东电力已建成投运特高压交流工程两条,即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与此同时,锡盟~胜利特高压交流工程、扎鲁特~青州、锡盟~江苏泰州、上海庙~山东临沂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正有序推进。”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蒙东电力”)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王晓晖向记者透露。


  “负荷增长较为缓慢,装机增长速度较大,蒙东地区‘窝电’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王晓晖说。


  据悉,当前蒙东四地区电网尚未形成互联的500kV骨干网架,所辖各地区电网仍分别与东北主网互联。


  其中,呼伦贝尔地区电网通过500kV海北变#1、#2主变与主网互联;兴安电网通过500kV兴甜双回与主网互联;通辽电网通过500kV科沙双回及220kV宝岭线、城双线、竣梨线与主网互联;赤峰电网通过500kV青燕双回、青北双回与主网互联。


  “6条特高压线路中,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定位于缓解整个东北电网窝电问题,工程全部投产后外送能力1000万千瓦,对蒙东地区电网窝电问题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王晓晖透露,“蒙东地区电网融入东北特高压主网,通过特高压交流通道正与三华电网相联。”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5条特高压通道均建在蒙西地区,也将对蒙西地区的“窝电”问题进行大大改善。


  “蒙西供电区基本形成了‘三纵四横’的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但近3年来,由于并无新增新的电力外送通道,目前蒙西电网的外送通道能力已达到极限。”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即“蒙西电网”)在对记者的官方答复中如上表述。


  据了解,到2017年底,锡盟~胜利、扎鲁特~青州、锡盟~江苏泰州、上海庙~山东临沂4个特高压工程均将依次建成投运。届时,内蒙古电力外送能力将达623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超过3500亿千瓦时,内蒙全区“窝电”问题或将得到有效缓解。


附: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行业现状及问题


  自2002年国家启动实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内蒙古逐步解决了独家办电、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并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是实现了电力行业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区发电装机容量10391万千瓦,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0%。2015年发电量达到392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396亿千瓦时,占全国跨省送电量17%。电力装机、风电装机、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达到3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超过1亿千伏安。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及输出基地。二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坚强的供电网架。由于地域狭长等原因,全区电网分为两部分,即蒙东电网、蒙西电网。


  蒙东电网由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蒙西电网由内蒙古电力公司管理。2009年6月,呼兴电网整体划转给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运营,内蒙古东部4盟市组建了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供电面积47万平方公里,500千伏电网逐渐起步,从赤峰、通辽扩展至呼兴地区。内蒙古电力公司进行了两次“厂网分开”改革,从根本上剥离了发电业务,供电区域涵盖蒙西地区8个盟市,供电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的省级电网公司,初步形成“三横四纵”的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三是初步建成了蒙西电网电力多边交易市场。2006年起自治区人民政府多次组织调研论证形成《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方案》,2010年4月原国家电监会批准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在蒙西电网正式运行,这是全国第一个电力市场。6年来,市场平稳运行,电量成交额度、市场主体规模,购售双方交易频次和密度均大幅增长。截止2015年底,用户成员达到393家,市场规模较初期扩大14倍。2010年至2015年,累计完成电力多边交易电量1333亿千瓦时。2015年完成交易电量561亿千瓦时,占蒙西地区工业用电量60%,市场平均交易价差为0.031元/千瓦时。同时,为解决蒙西电网弃风问题,2015年准许11家风电企业参与风电交易,全年累计完成风电交易电量3.54亿千瓦时。四是逐步扩大了蒙东电网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试点。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总结内蒙古呼伦贝尔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和辽宁省抚顺铝业公司跨省区电力直接交易经验的基础上,批复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输配电价标准。自治区会同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研究制定了具体准入标准、试点方案和交易规则,2014年正式启动了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工作。


  2014—2015年,国网蒙东电力、国网东北分部共组织28家电力用户和21家发电企业(火电企业14户、风电企业7家)开展了大用户直接交易,累计完成交易电量117亿千瓦时。2015年完成交易电量84亿千瓦时,约占国网蒙东电力售电量的28%,其中风电参与交易电量2亿千瓦时,参与交易的电力用户平均结算电度电价0.324元/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10亿元。五是开展了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第一个监管周期(2015—2017)输配电价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水平,新的电价机制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第一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也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测算能够直接用于电力市场交易的省级电网独立输配电价。此次输配电价改革降价空间主要用于降低大工业电价,蒙西电网大工业电度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65分,降价金额约26亿元。


  虽然我区在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电力行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亟需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一是交易机制不完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区域电力市场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现有外送通道输电能力受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高效坑口燃煤发电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弃风、弃光现象连年发生。蒙西电网电力多边交易亟需增加新的交易模式和品种。蒙东电网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亟需扩大范围。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蒙东电网发展相对滞后,电力成本优势未充分发挥。蒙东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明显,电力生产成本较低。受现有外送通道送电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电网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投资较大,蒙东四盟市互济互供能力较差,经济体量小、用电负荷增长缓慢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力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未传导到用户,蒙东电网电价较蒙西电网偏高。三是电网结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力普遍服务水平亟需提高。500千伏主干网架结构依然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区之间电力交换和向外送通道汇集电力的需求。蒙东电网仍未形成统一的500千伏主网架,电网互济能力差。蒙西电网与华北电网联络薄弱、动态稳定问题突出。城市配电网220千伏、110千伏布点不足,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乡镇中低压配网、农村电网建设与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蒙东地区仍有近10%的农网区域没有改造,难以保障农牧民生活生产用电,同时还面临农网还贷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发展机制不健全,后续监管执行不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没有完全落实,自备电厂管理亟待加强,电网冬季运行困难突出。部分地区重发展、轻规划和监管,致使规划落实不到位,违规建设项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事关内蒙古自治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要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等要求,亟需进一步发挥能源资源优势,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现电力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