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今日头条 | 独家!MAKE全球风机运维报告之五大预测成果(附专访)

2016/12/8 17:56:39      点击:

  丹麦著名风能咨询机构MAKE近期发布了《2016年全球风机运维报告》,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得独家授权发布。报告主要话题涵盖全球运维市场机遇、主要风电业主的运维战略、运维保障、运维协议费用、条款等。本次不仅为大家呈上MAKE 2016年全球风机运维部分重要成果,还专访了报告撰写者之一 —— MAKE 美国团队高级咨询顾问 Aaron Barr,对全球风电运维市场尤其是中国运维市场的发展情况做了深度解析。


成果一  全球风机运维市场收益预计2025年超过220亿美元

  过去十年为全球风电市场重大发展阶段,超过460GW的风电吊装容量亟需运维服务的支持。为维持数量庞大的运维机组正常运行,运维市场积极响应,涌现出了各类降低运行支出、增加能源产出及提供强大技术支持的创新型模式。


  全球风机运维市场的收益预计将于2025年超过220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将增长10%。


全球运维服务市场将维持10%的增长率

成果二  整机商业主将风电运维提升至战略高度 ISP成灵活选择

  风机制造商与风电业主均将运维市场视为提升竞争性地位、加速实现降本与改善运营模式的关键因素。近期,行业将出现进一步整合,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全球风电容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风机出色的运行状态日益成为行业焦点。


  定检定修模式有所变化,全球范围内出现新的运维服务提供商。众多风电业主已决定采用自营运维团队进行定检定修,但第三方运维服务提供商(ISP)与风机制造商的运维报价却更低。多样化业务模式逐步兴起,包括风电业主成立第三方运维服务提供公司,风机制造商为竞争对手的风机机组提供运维服务等。


各区域运维市场收入与利润情况及各类运维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优势


  全球范围内的风机制造商开始意识到运维市场将强势发展,正雄心勃勃地寻求签署出质保运维服务协议。自此过程中,整机商可借助其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如:先进的风机技术、专属优化升级服务及充足的备品备件供应,都可成为自我推销的卖点。


各区域运维市场发展战略


  ISP为另一种运维选择,其业务模式更为全面,涵盖定检定修及针对具体项目的检修,成为业主寻求灵活、成本效益高、可靠运维服务的选择。


  功能性校正修复成为业内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业主都想寻求方法甄别或缓解重大事故。维修操作也在不断完善,可降低塔上部分运维成本,有效降低起重机调遣费用。优化升级业务不断出现,零部件升级与风机制造商的参与有助于风机优化,增加产能,减少故障。


成果三  运维市场仍存大量商机  “遗留风机”为商机的切入点

  运维市场仍存在大量商机,尤其是目前主要市场中服务水平不足的业务类别。行业整合更为广泛的同时,“遗留风机”(指整机商已退出市场的风机)可成为商机的切入点,供有意向的ISP充分利用。尽管风险与限制较多,但风机制造商仍在评估为其它品牌风机提供运维服务的可行性。

成果四 中国三北地区已形成运维市场的规模经济

  过去十年中,中国三北地区内蒙、甘肃与新疆新增大量风电吊装容量,自然而然形成了运维市场的规模经济。但这些风场地处偏远,对备品备件供应、起重机使用及技术人员的服务造成巨大挑战。多数风机现今已超过既定使用年限五年之久,出现风机可靠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与国内供应链早期快速发展时遗留的风机设计缺陷与制造问题有关。此外,过高风速与严重的弃风限电问题对风机造成持续破坏,导致主要零部件故障率增高。在此市场背景下,三北地区的主要风电业主,如龙源、大唐、华能与华电正逐步开发自营运维团队,满足偏远地区风场的运维要求,同时也可借此机遇为区域内其它业主的风场提供运维服务,效仿美国领先风电业主的业务模式。


中国风电市场累计风电吊装容量


  交通便利且在人口较多省市,如山东、河北、辽宁与江苏的风场可选择的运维服务提供商较多。ISP在该等市场中,相较于风机制造商的运维服务,更具价格优势。


成果五: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运维市场之一


  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运维市场之一,预计2025年的运维收益将由15亿美元增加至近80亿美元。大部件故障将成为预计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中吊装的齿轮箱与叶片开始出现疲劳或损耗状况。国内早前供应链发展相关的制造问题与潜在的设计漏洞将为零部件更换提供较大空间与收益来源。运维价值链的其它部分在中国的受重视程度不如在其它区域市场,包括远程监控、技术支持与优化升级等。国内运维收益将与业主致力于降低停机时间而密切相关,即便多数大型主要零部件将出现重大故障,也不立刻进行检修。


  风电业主、ISP与风机制造商在接受MAKE调研时均提出了高度影响运维市场发展的运维原理、价格水平、标准条例及其它潜在驱动因素。本报告以全球风电市场为大背景,进行未来运维市场进行预测。


  以上为MAKE部分预测成果,完整版见《2016年全球风机运维报告》。深度解析请看以下专访:

独家专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就MAKE发布的《2016年全球风机运维报告》采访了MAKE 美国团队高级咨询顾问 Aaron Barr。


MAKE 美国团队高级咨询顾问 Aaron Barr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目前全球风电运维市场的整体规模与发展情况如何?


Aaron Barr过去十年,全球风电运维市场体量增长迅速,超过460GW的风电吊装容量需要后续运维服务支持。由于装机数量多、机型种类丰富,其后续运维存在很多挑战,为降低运维成本、增加发电量、增加可利用率,运维市场中的各服务商也迅速反应,推出了各种创新技术方案来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

预计至2025年,全球风机运维服务市场体量将超过220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将维持10%的高增长率。回看2015年,欧洲市场因存量装机机组平均运行年限较长,运维支出相对较高而得以成为最大的运维市场。但未来十年内,亚洲将新增超过300GW风电容量,全球运维市场发展重心也将因此转移至中国与印度。

过去一年中,风电运维市场经历了重大变革。大型运维企业纷纷进行企业合并、收购、破产重组与战略性合作。新机型的发布与应用也极大地改变了市场竞争环境。风机制造商(OEM)与风电业主已意识到后市场是其未来市场地位竞争、降本与改善运营模式的关键因素。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风机的运行状况将日益成为行业焦点,因此后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指日可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开发商、整机商、第三方运维商作为运维市场的三大运维服务提供商,各自的发展情况与市场地位如何?在提供的运维服务方面,有没有一些新推出的业务模式?


Aaron Barr因面临降低运维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青睐于将运维业务进行细分并由不同的服务商进行承接,这类运维模式也被称为“混合运维战略”。这一战略发展的动因在于业主们开始建立自有运维团队,自主承担常规性检修与突发性维修及其风险。而业主们因缺乏技术经验,缺乏专业维修工具或采购渠道,仍需部分向风机制造商与第三方独立运维公司(ISP)寻求运维解决方案。这类“混合运维战略”有其灵活性,业主可有效控制运维风险,充分利用不同运维模式的特点与益处。受此趋势影响,ISP与风机制造商运维团队也推出部分(分拆)运维服务。

与此同时,风机制造商与ISP也正在采用“自选式”运维服务,这类运维协议将多种服务分项自由组合,分别进行捆绑销售,以满足不同业主的成本要求与风险可控要求。仍然有业主与风机制造商签订全包型运维服务,此类服务协议存在一定风险制约,经常与发电量激励或其他运维服务协议一同签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中国风电运维市场的目前发展如何?市场中有何新的发展动向?


Aaron Barr过去十年中,中国三北地区内蒙、甘肃与新疆新增大量风电吊装容量,天然形成了运维市场的规模经济。这些风场往往地处偏远,对备品备件供应、吊车使用及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造成巨大挑战。此类地区的大量风机运行时间已超过五年,出现风机可靠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与国内供应链早期快速发展时遗留的设计缺陷与制造问题有关。此外,高风速与经常性的弃风对风机造成持续性破坏,导致大部件故障率增高。在此市场背景下,三北地区的主要风电业主,如龙源、大唐、华能与华电正逐步开发自营运维团队,以满足此类风场的运维要求。同时可效仿美国主流风电业主的业务模式,借机为区域内其它业主的风场提供运维服务。

中国大型风电业主的发展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规模效益自然地为建立自营运维团队提供发展机遇。龙源、大唐与华能纷纷开始建立自有营运维团队,管控运维成本、积累自有风机机组的运营经验。此外,中国五大发电集团近期联合签署协议,计划合作管理备品备件,该协议涵盖4种风机类型,这意味着五大发电集团有意进行运维方面的合作,拓展发电与技术性服务,以实现规模效益。MAKE预计中国风电市场中的小型业主也将紧随其后,纷纷效仿。此外,来自第三方独立运维服务团队也给整机商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全球海上风电运维市场与陆上运维市场相比有哪些更突出的特点?尤其在运维成本方面?


Aaron Barr海上运维市场与陆上运维市场存在诸多不同点,尤以高昂的物流费用为甚,因物流运输、运维人员海上交通与港口管理费用非常高。风机停机与大部件故障对海上运维成本产生双重不利影响,海上风电场大部件的维修不便、且更换时需要自升式驳船进行吊装,极大地增加了运维费用。相较于陆上风场,海上风电场高昂的运维支出更需要项目的规模效益来平衡。

运维成本为海上风场运营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与风机维修相关的支出不足运维总支出的一半,大部分开支来源为运维人员的海上交通、维修船租赁与港口管理费。海上风场的BOP支出(风场配套设施)相较陆上风场也更高,因为海上升压站与海缆的维修成本会随运维环境(海况)大幅攀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中国风电备品备件市场有多大?针对恶意低价竞争、假货次货充斥市场的乱象,企业如何才能乱中取胜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Aaron Barr运维开支中很大一部分为备品备件及其仓储费用,预计至2025年,该部分市场体量将达50亿美元。风机机型决定了其备品备件的价格与供应情况(是否容易购买)。存量装机大的机型本身即形成一个稳定的备品备件供应和维修市场,而此类机型也拥有众多关键备品备件供应渠道(供应商)。

零部件制造商相对于其它竞争对手而言,自有其价格竞争优势,但因与终端用户业主之间隔着其他类型的参与者(整机商、代理商等),故其市场销售渠道较窄。很多次级部件供应商可能完全不知道哪些风电业主使用了自己的产品,也不了解他们应该集中关注全球哪个区域的市场,尤其是供货渠道不止一家的部件。如今,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正努力打造其运维渠道,旨在充分利用这类市场信息资源,以获得收益。

备品备件中很大的一个市场机会在于原产品替代,即由非原厂家通过逆向工程实现产品功能性替代,此类产品可实现原零部件的规格参数要求。对于控制面板、电气件等易出现故障且具有专利性质的零部件,此类备件供应往往只有风机制造商这一个供货渠道,因此意义尤为重大。此类业务的开展难点在于需拥有逆向工程、制造与更换后零部件的测试等主要核心技术,且需要时刻跟上风机制造商最新设计更新换代的步伐,对于直接与电控系统相关联的零部件来说尤为困难。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作者:朱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