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工作年终专稿丨能源革命蓄力起航①
能源革命蓄力起航
回望2015年,全国能源系统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发展国策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为总遵循,着力推进能源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取得了能源转型升级新成就、开创了能源发展改革新局面、形成了一系列能源管理新理念。从今日起发布“国家能源工作2015年终专稿”系列报道,梳理评述2015年我国能源工作的新实践、新亮点,以飨读者。敬请期待!
新动能澎湃前行、新产业蓬勃跃动、新政策与时俱进,2015年,面对能源发展新常态,国家能源局认识到位、主动适应、引领有为,开创了能源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看规模──全年能源生产总量35.8亿吨标煤;
看质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升至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看 “含金量”──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能源扶贫成效显著。
这一年,全国能源系统以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总遵循,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维护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恪尽职守确保发展成果普惠民生、矢志不渝走提质增效发展之路、攻坚克难推进改革进程、开拓进取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新功。
稳增长、惠民生,能源安全根基稳
能源安全事关全局与民生。2015年,我国能源生产供应平稳无虞,能源供需较为宽松,能源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能源新业态蓬勃发展,稳稳擎起了经济向上的延伸。
2015年
能源生产总量约35.8亿吨标煤,同比下降0.5%。
能源净进口量7.0亿吨标煤。
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煤,同比增长0.9%。
发展是第一要务。
回望2015,能源系统坚持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主动适应把握引领能源发展新常态,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方面
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得以科学规划、有序安排,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大幅增加,拉动全社会投资效应明显。
2015年1月~1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油气开采、石油炼化、电力和核燃料加工等固定资产投资达3.26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
与此同时,能源领域做足增量文章,激活民间资本,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电站、电网、油气网络等重大工程项目,有效促进了投资多元化。
能源领域主动创造新供给,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能源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智能电网、新能源微电网、储能技术、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分布式能源加快发展。
此外,能源领域的出口促进作用更为“稳增长”增添了砝码。2015年,重大能源装备出口表现优异,已经实现“走出去”核电机组7台。
2015年,国家能源局带领全国能源系统深入开展民生能源建设,能源普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稳增长、惠民生,2015年,全国能源系统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能源发展的规模更大、质量更好、“含金量”更高。
调结构、治污染,供给优化效率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在能源决策者的思维中,能源发展的速度与品质、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存在辩证关系,能源领域要的是系统性的结构调整与升级,走的是调存量、优增量,实现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发展之路。
2015年,我们乐见,能源系统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有扶有控,一方面,非化石能源发展提速,另一方面,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稳步发展。
全年新投产核电机组820万千瓦,核准开工核电机组880万千瓦。全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2550万千瓦;在建及已核准机组3203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
这一年,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到2015年底,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2亿千瓦、1.2亿千瓦、43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8亿千瓦左右。
这一年,天然气利用进入加快开发新阶段。
“十三五”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出台,涪陵、长宁、威远和邵通区块页岩气实现商业化规模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得以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水电、风电、太阳能诸多重大项目落地,许下清洁发展的未来。
-
──水电方面,国家能源局核准乌东德水电站、苏洼龙、双江口水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
-
──风电方面,安排“十二五”第五批项目计划3400万千瓦,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推广风电清洁供暖工作,新疆达坂城风电综合供暖示范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
──太阳能方面,下达光伏发电建设规模2410万千瓦,完成太阳能热发电场址普查,启动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伴随着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阔步前行,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2%,比2014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015年,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为契机,扎实做好煤炭清洁利用这篇大文章。
从出台能源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重点污染源治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保障清洁能源供应4个方面13项重大举措,到落实《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年共安排节能改造容量1.8亿千瓦、超低排放改造容量7847万千瓦;从发布 《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明确2020年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到印发《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京津冀鲁到2017年减少煤炭消费8300万吨;从实施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到淘汰落后火电机组423万千瓦,淘汰落后煤矿超过1000处、产能超过7000万吨……
一年来,全国能源系统力促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大力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实现了能源发展水平的整体跃升。
促改革、谋合作,培育发展新势能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开拓前进的法宝;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是中国能源走上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
2015年,改革促发的能源增长新亮点正在出现,开放促发的能源新势能有望形成。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国家能源局引领全国能源系统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打通发展快车道。
2015年,全国能源系统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发展大格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
在“201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我国向全球能源届发出邀约:在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和新一轮能源革命背景下,中国将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大力深化产能合作、加强能源科技装备合作、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携手完善国际能源治理体系,共绘世界能源变革的新蓝图。
这一年,
国家能源局务实推动重点国家、地区合作,能源装备“走出去”硕果盈枝。中俄、中亚、中巴、中英、中美、中法能源国际合作亮点纷呈;采用我国“华龙一号”技术的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开建。
这一年,
国家能源局统筹谋划推进能源领域“一带一路”合作,制定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编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专项规划,召开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推进能源国际合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能源领域任务。
这一年,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国际能源署对话与合作,正式与IEA建立联盟关系。加强与能源宪章合作,我国由受邀观察员国变为签约观察员国。
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2015年,能源系统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努力提高能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贾凡迪)
- 上一篇:要闻丨国家电网三届一次职代会暨2016年工作会议召开 [2016/1/20]
- 下一篇:动态丨关于做好光伏发电项目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台衔接有 [20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