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丨天池下的绿色热电动力
深秋的晨雾中,北天山东段山巅口衔天池,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湖水沿岸苍松翠柏环拥,含烟蓄罩;远处的博格达主峰突兀插云,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
从天池下山车行十多分钟后,被晨光照亮的氤氲中出现大片现代化的厂房。黑色的煤炭通过封闭输煤皮带被直接送进锅炉,没有想象中的煤灰飞扬和黑烟滚滚,只有大门口的厂标和远处喷吐着白色水蒸气的烟囱提醒着它热电厂的身份。这座天池脚下的华能新疆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阜康热电”),不仅为昌吉州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阜康百姓提供滚滚采暖热源。
踏进阜康热电公司厂区,办公楼、煤棚、变电站布局紧凑而不局促,干净整洁的厂区绿树环荫。电厂的中央控制室,墙上的大屏幕清晰地显示着每台机组的生产和排放数据。
作为华能新疆公司在疆内设立的第一座火力发电企业,阜康热电联产工程于2009年3月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2010年11月2日和2011年1月1日投产发电。 两台机组投产以来安全形势良好,截止到8月31日全公司安全生产1331天,年内安全生产243天,2015年已累计完成发电量8.3亿千瓦时。
该电厂承担着阜康市28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供热期长达半年。在阜康热电集中供暖之前,经常有停暖现象,市民抱怨不少。“阜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以后,给老百姓的送热顺畅平稳了,每年可节约燃煤7万余吨,节约电费140多万元。”
两台机组的建成投产,为昌吉州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阜康市提供民用采暖热源,为改善阜康市环境状况和降低能耗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从阜康热电生产部了解到,阜康热电投产以来成本控制效果明显。据阜康热电公司副总经理朱庆玉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采购标煤单价累计完成166.67元/吨,同比下降9.83元/吨,在新疆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在2014年部分实现与煤矿‘点对点’供应原煤以及矿运分离模式的基础上,今年将力争全面实现,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燃料采购成本,实现价低质优的目标。”朱庆玉表示。
阜康热电是一个职工平均年龄30出头,投产3年的年轻企业,厂区内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随时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对于我们来说,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快乐!”阜康热电公司检修部技术员王文钦说。据悉,阜康热电热网系统为单电源和单网络运行,影响热网的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检修部加班加点对电源和网络进行检查,根据设计要求和规程重新设计电源。经过一遍遍的计算和一次次的试验,改造后的电源网络正常投运,提高了热网运行的可靠性。
过去一年该公司顺利完成了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两台机组的A级检修任务。“锅炉检修班是这次A检中任务最重、工作环境最差的班组,高温加上现场的煤粉,使得大家工作一天全身衣服都湿透了,沾满了粉尘。但锅炉检修班的小伙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爽朗的笑声和昂扬的号子声回荡在工作现场,在A检中没有耽误一天工期,保质保量拿下了最重的检修任务。”黄杰说。
“每个人都很累,但没有一个人退缩,能按时按量完成检修任务,靠的就是必胜的信念!”整个A级检修工作中,检修部员工每人每天工作长达12个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整整持续了近4个月。
在阜康热电公司检修部,王文钦和他的工友们一起,用快乐检修保障着机组的安全运行。在此次大修期间,检修部还积极参与该公司年度脱硫、脱硝环保改造项目,湿法除尘器安装项目,1、2号机引风机变频器安装项目;提前介入大型改造项目的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搜集新增设备资料,为新增设备投产后的维护工作做好铺垫。
- 上一篇:美图丨当奥运遇上新能源...... [2016/8/8]
- 下一篇:配电网改造典型丨杭州供电:智能配网扮靓如画水乡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