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电规总院《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煤炭消费自2013年以来再次出现增长
4月11日,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直击热点、焦点和难点
在工业煤改气和北方冬季取暖煤改气拉动下,天然气需求集中释放,超过供应能力。2017年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气荒”。
报告建议:
要解决冬季用气紧张的情况,从短期来看,还需严格执行“压非保民”措施,做好煤改气产消衔接;
从长期来看,需要加大天然气供应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扩大进口来源。
针对西南水电外送这一热点问题,报告建议:
一要政府主导,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力量研究消纳市场和通道落点;
二要方向合理,送电方向要符合国家能源流向总格局;
三要多方共赢,要充分考虑受端地区的合理诉求。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既利于行业自身健康发展,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报告建议:
统筹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在部分地区可适当提高煤矿落后产能退出标准;
鼓励煤矿企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同步推进配套工作:例如,做好煤矿产能标准分类工作,对非先进产能严格执行276 个工作日制度;
对煤炭调入能力偏弱的地区,要加强煤炭产运协调等。
来源 | 中国能源报
一是在电力行业用煤需求拉动下,煤炭消费自2013年以来再次出现增长;
二是在工业煤改气和北方冬季取暖煤改气拉动下,天然气需求集中释放,超过供应能力,北方地区供需出现硬缺口;
三是因为2017年我国实体经济回暖,对外贸易好转,拉动制造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6.6%。
从供应方面来看,2017年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在政府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下,风电实现了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光伏发电弃光率下降。
二是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9条特高压通道全部按时建成投产,西电东送电量增长约8%;
三是炼油产能过剩风险加剧,新增能力4600万吨,还有一些大型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核电发展放缓,连续两年未核准新项目。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为煤电转型开辟了新路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为后续商业化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热岩勘探在青海共和盆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地热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促进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国家陆续启动了新能源微电网等一批示范工程。
为促进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启动了风电平价上网等示范项目。为加快新技术工程应用,开展了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等。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发布,启动了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
能源领域军民融合成果不断显现。
第六篇重点介绍了我国能源国际合作情况。2017年,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布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美能源贸易合作开启新篇章,美国有望成为我国LNG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中俄能源贸易合作不断深入,俄罗斯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我国天然气消费一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峰谷差,2017年尤为严重。
建议:从短期来看,还需严格执行“压非保民”措施,做好煤改气产消衔接;从长期来看,需要加大天然气供应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扩大进口来源;
此外,还需要在价格方面有配套措施,尽快推出季节性气价,对可中断用户实施优惠气价。
从用电量看,电煤的增长还将继续拉动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所以煤炭行业还需要继续释放先进产能,促使煤炭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
如何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在部分地区可适当提高煤矿落后产能退出标准,统筹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并鼓励煤矿企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但这需要有配套措施:一是做好煤矿产能标准分类工作,对非先进产能严格执行276 个工作日制度;二是对煤炭调入能力偏弱的地区,要加强煤炭产运协调。
核电发展要考虑其特殊性,即建设周期长,安全要求高,人才培养难,核电年度在建规模宜保持稳定。
因此,建议开展核电中长期发展路线图研究,确定核电在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晰我国核电发展节奏和布局,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近期年度发展计划,在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开工建设一批沿海地区核电项目。
一是政府主导,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力量研究消纳市场和通道落点;
二是方向合理,大型水电基地送电方向要符合国家能源流向总格局;
三是多方共赢,要充分考虑受端地区的合理诉求。
建议:一、各类非化石电源宜协调发展,增加有效供给能力;二、在系统调峰能力无法满足要求时,各类电源都要参与调峰运行。
为了提高接纳非化石电源的能力,需要通过市场手段从两个方面提供配套措施,一是在消费测,需要扩大峰谷电价应用范围;二是在供给侧,推广调峰辅助服务市场。
第六个观点是加快培育能源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为了促进能源转型发展,先后开展了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新能源微电网示范、“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增量配电网示范等一批示范工程,社会反响较好,社会资本踊跃参与。
建议:2018年对已开展的示范工程,总结经验,成熟一批,推广一批;仍需试点探索经验的,尽快启动下一批示范工程。
2018年在促进油气行业健康发展方面,首先要加快出台油气体制改革配套细则;
二是实施炼油产能总量控制,淘汰落后,做优增量,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升级。
三是严格监管柴油质量,打击劣质油品流通。
四是进一步推进天然气管网向第三方开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是加强配气环节价格监管。六是扩大原油期货交易规模和主体。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上一篇:重磅|《煤电应急备用电源管理指导意见》:淘汰关停的现役机组可 [2018/4/16]
- 下一篇:快讯|江苏颁发首张增量配电许可证 兼具电改混改双重属性 [2018/4/9]